ShinEtsu 信越 X-23-8033-1

  • 所属分类:信越
  • 二维码:
  • ShinEtsu 信越 X-23-8033-1
  • 产品描述

一、核心参数

  • 外观:灰白色膏状,含溶剂时呈流动性,溶剂挥发后形成稳定导热层。
  • 成分:以硅酮油为基础油,添加高纯度金属填料(如铝粉)和约 2-3% 异烷烃溶剂,形成可快速挥发的稀释体系。
  • 导热系数
    • 溶剂挥发前:3.3-4.0 W/m・K(不同测试条件下差异,如阿里巴巴供应商数据)。
    • 溶剂挥发后:4.0 W/m・K(信越官网标注典型值)。
      (注:导热系数差异可能因溶剂残留量和测试方法不同导致。)
  • 粘度
    • 含溶剂时:70-201 Pa・s(官网标注 70 Pa・s,供应商数据 201 Pa・s,可能因测试温度或剪切速率不同)。
    • 溶剂挥发后:形成半固化弹性体,提供稳定界面接触。
  • 比重:3.48 g/cm³,高密度设计增强热传导效率。
  • 工作温度范围:-40℃~+200℃,覆盖宽温域应用场景。
  • 挥发分
    • 150℃×24h:0.93%(官网数据)至 2.4%(供应商数据),高温稳定性优异。
  • 低分子硅氧烷含量:≤100 ppm,确保长期使用不硬化。

二、技术特性

  1. 高导热与低热阻
    采用纳米级金属填料分散技术,有效填充芯片与散热器间的微观间隙,热阻低至 10 mm²・K/W(信越官网数据),显著提升散热效率。
  2. 施工灵活性
    溶剂稀释设计使其在未干燥时易于涂布,支持点胶、丝网印刷或手动涂抹,尤其适合自动化产线。溶剂挥发后形成稳定弹性层,避免传统硅脂的流动性风险。
  3. 长效可靠性
    硅酮基质提供优异的耐候性,在 - 40℃~200℃范围内保持弹性,长期使用无干裂或油分离现象。低分子硅氧烷含量控制确保材料稳定性,避免对敏感电子元件的潜在损害。
  4. 环保合规
    通过 RoHS 和 REACH 认证,不含卤素及有害物质,符合欧盟环保标准。

三、应用领域

  • 消费电子:CPU、GPU、APU 等处理器的 TIM-1 界面材料,如智能手机、笔记本电脑及游戏主机。
  • 工业设备:功率晶体管、IGBT 模块、LED 驱动电路的绝缘导热,尤其适用于车载 ECU 和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。
  • 通信与能源:5G 基站射频模块、光伏逆变器及储能系统的高效散热管理。
  • 精密仪器:温度传感器、热敏电阻的精准导热与密封,确保测量精度。

四、使用说明

  1. 表面处理:使用异丙醇清洁待粘接表面,确保无油污或灰尘。
  2. 涂布方式
    • 手动涂抹:用刮刀或海绵均匀涂布,厚度控制在 0.05-0.1mm。
    • 自动化点胶:推荐使用 30-50 psi 气压,确保胶点均匀分散。
  3. 溶剂挥发
    • 常温挥发:静置 30-60 分钟,适合小批量生产。
    • 加热加速:60℃烘烤 10-15 分钟,适用于大规模产线。
  4. 固化后性能:溶剂完全挥发后形成稳定导热层,建议在 24 小时后进行最终测试。

五、包装与储存

  • 标准包装:1kg 罐装(工业批量)、55g 卡式包装(适配点胶设备)、1-10g 注射器装(实验室或维修场景)。
  • 保质期:未开封条件下储存于阴凉干燥处(15-30℃),保质期 18 个月。
  • 注意事项:避免与强氧化剂接触,废弃时需按当地法规处理。

六、数据差异说明

  • 导热系数:官网标注 4.0 W/m・K 为溶剂完全挥发后的典型值,而供应商提供的 3.3-4.0 W/m・K 可能包含溶剂残留影响。
  • 粘度波动:70-201 Pa・s 的差异可能因测试温度(如 25℃ vs 30℃)或剪切速率不同导致,实际施工时建议根据环境温度调整。
  • 挥发分差异:0.93%(官网)与 2.4%(供应商)的区别可能源于测试时间(24h vs 更短时间)或方法(失重法 vs 其他标准)。

     

在线询盘